◎要真正去深入经藏,现代的人看经书都意思意思,这样不会成长。 ◎克服对鬼的恐惧:鬼回答:‘你常常叫我,常常想我,怀念我,真是烦死了。拜托你别再叫我,不要想我!’ ◎修行的智者,把死亡当作最大的休息。 ◎修行的智者,对每件事都能如实观,也了解每一个人生命的目的都是等死。一切靠自己,无明的人才要靠那些看不见的东西。 (航海商人临终受戒) ◎〈亲近善知识的茉莉卡〉舍利弗对他们说:‘会破的东西就破了,不必要难过。’又说:‘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孤单的,任何人不属于任何人。父母亲不是你的,你也不是他们的。’ ◎〈老实的沙弥〉沙弥说:‘我已经答应过你们,我就不妄语,因为诚信比父母、亲友更为重要。’‘出家生活是简单中有不简单,不必抢夺即能提供给人们喜悦快乐。’ ◎〈吉祥经〉‘远避愚痴的人;亲近有智慧的贤圣者;尊敬值得尊敬的人;这是最上吉祥的事!’ ‘虔诚恭敬又谦逊;知足且常怀感恩心,随时随地听闻正法;这是最上吉祥的事!’ ‘忍辱、和蔼,乐于亲近(贤圣)沙门们;随时随地听闻正法;这是最上吉祥的事!’ ◎所谓高品质的快乐,就是‘自在’。 ◎微笑是一种真理的火花。多微笑较容易接近真理。从今天开始,让我们把从过去到现在的苦都交给无常,让苦在无常中转化掉。 ◎真理也就是空。一个五蕴皆空的人,是不生烦恼的。 ◎人们不讲道理、思想谬误、自我中心,不管怎样,总是爱他们。 ◎如果你做善事,人们说你自私自利,别有用心,不管怎样,总是要做善事。 ◎如果你成功以后,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,不管怎样,总是要做成功。 ◎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,不管怎样,总是要继续做善事。 ◎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,但不管怎样,总是要诚实与坦率。 ◎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,但不管怎样,总是要建设。 ◎人们确实需要帮助,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,却可能遭到攻击,但不管怎样,总是要帮助。 ◎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,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,但不管怎样,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。 --录自印度加尔各答的儿童之家墙上(德蕾莎修女) ◎做我们的母亲吧!“ Be a mother to me.”--德里孤儿院墙上。 ◎你们给我们的不是钱,是‘爱心’,这个世界需要爱心。 ◎修女劝我们不要用昂贵的东西! ◎或许你付出的只要一小滴,但是大海中需要你这一小滴。 ◎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苦难与不平,需要我们付出善心的爱与温暖的手。 ◎爱是恒久忍耐;爱是恩慈;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。不坚持己见;不轻易发怒;不喜欢不义,只喜欢真理。凡事包容、凡事相信、凡事盼望、凡事忍耐。爱是永不止息。 ◎不难看出从内疚、恐惧和自我解脱出来会感觉像是重生一样。 ◎爱是一种关系,而爱如果没有他者来爱是不完全的。 ◎爱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己一般。 ◎你要人对你做什么,你也要对他们做什么。 生命的智慧 ◎由五蕴而生起的贪欲、爱染和执著是痛苦的根源(苦集);去除贪欲、爱染和执著即是去除痛苦(苦灭)。 ◎由渴爱所产生的渺小肉体,永远不能当作‘我’或‘我的’,也不能以‘是我’的观念来思维它。即使肉体被殴打或受伤时,修行者会想:‘色身本来就有这样易于受伤的特质。’(象迹喻大经) ◎世尊在《锯喻经》上说:‘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什么事,都要耐心地承受所有的痛苦。’而且此时要加强忆念佛、法、僧三宝,以保持平静。 ◎舍利弗尊者说:‘朋友!只要有五取蕴,所有的感受就是苦的,只有当五取蕴不存在时,才不再有痛苦。’ ◎‘善知识,善伴党和善随从者,就是梵行的全部!’ ◎在此生亲自验证了梵行的最高目标,就是圣弟子舍家出家的目标;他明白:‘此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。’ ◎成就八法之比丘为‘普端严,一切相圆满’。其八法为:( 1)有信(2)有戒(3)多闻(4)说法(5)以众为境界(6)无畏而于众中说法(7)随乐欲得四静虑(色界四禅)增上心之现法乐住,得而无艰难,得而无梗涩(8)依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、慧解脱,于现在自证知、现证、具足而住。(增支部) ◎‘狮子吼’是一种语气强而有力,且带有信心的说话方式。 ◎人的一生受两种力量所左右,那就是业力与念力。业力是累积因果报应的来源,念力却是由己身发心修持的转移力量,一念至诚也可转化业力的牵绊而超尘入道。 ◎菩萨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而能广利众生的三本领-- ( 1)‘坚定信愿’。 ( 2)‘长养慈悲’。 ( 3)‘胜解空性’。 ◎‘法不孤起,仗缘乃生。’ ◎升华的感情就成为慈悲,慈悲是不要报偿的,不要报偿的感情就是智慧。 ◎人可以凭著他的意志,决心及今生的行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。 ◎彻底的自由(涅槃)亦会带来那个彻底的生命。 ◎引火的燃料断绝,火即熄灭,这就是‘涅槃’。它意味著「退去’或‘熄灭’,并不是火移向他物,而是火本身的止熄。 涅槃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。熄灭的是什么?那只是有限‘自我’的界限。从反面讲,涅槃是一捆‘我欲’木柴的燃尽,一切抑制无限生命的事务悉已消灭的状态。从正面讲,涅槃就是无限生命的本身。 ◎就形上学而言,涅槃指所有苦痛的止息。就心理学而言,涅槃是弃除自我观。就道德(伦理)学而言,涅槃是贪、嗔、痴三毒的涤除。 ◎佛陀说:‘是大喜悦!朋友们!涅槃是大喜悦!’ 业报 ◎人若用武器伤害无害且不应被伤害的人,将会很快受到以下十恶苦: (1)极端痛苦; (2)身体伤害; (3)失心狂乱; (4)重大刑罚; (5)财产破灭; (6)灾害; (7)病痛; (8)国王惩罚; (9)眷属离散;轳 (10)火烧家宅。 死亡后,更往生地狱。 ◎目犍连尊者劝告大众:‘慎莫不孝父母师长,口业以及心恶念不可不慎。否则,自作自受,业报难逃。’ ‘神通抵不过业力’ ◎‘乐修十善因,于他无损害,诸天常护持,得生四王天。
(推荐访问: 纯正净土法义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浓缩的才是精华:微信精选问答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