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性不可说常或无常,方便说,说常住。但是如果说是常住不变的话,那他如何来讲经说法呢?你若执着为无常的话,为何它无常但多生累劫维持到现在不变呢?所以常或无常你必须彻底悟入,悟它「不偏无常不偏常」在中道当中去体见你的自性。所以「无体之体是真体」啊!说它无,但强而有力的善根的人他意会得到,你不可说它无。你也不能说它有,有的话,为何尽我这一辈子抓不到,看不到,摸不到呢?如果看不见,摸不到那是谁在讲话?讲话的人是谁?你现在在听,没有一个光明的本体谁能听呢?所以有善根的人,他渐渐就悟入了,叫做「无体之体是真体」。 「无相之相是实相」,「实相」是我们光明的本性,它无相,但是无相为何能生一切万法,起无量的妙用?所以说「无相之相是实相」试着由此契悟。「非色非空非不空」,「非色」你的佛性不能说它是红的,青的,白的,灰的,粉红,蓝色,它不是用颜色来代表。你不能空又断灭,若是断灭,为何多生累劫轮回到现在,它还常住不变呢?你不能认为它空就认定为没有。「非不空」说有说无、说有说空都是两头话,如何在「有」的当中,见到「非有」,在「非有」当中见到「有」,这才是我们的本色,才是修道要努力之处。再者「不动不静不来往」,你说它动,其实它不动,你说它静,它也不静啊!在动静当中会见本性,才是真正的功夫。如果佛性偏离动,你见到这端而已,如果光看到它静,就只是静的一面而已。但是你没有看到它静没有看到它动,又不对了,这是功夫所在啊!这就是扫除我们处处不可执着,看到动就执动,看到静就执静,动静当中自在来往,你契会到了吗?「无异无同无有无」说它差异吗?不对。说它相同吗?不过明明还在凡夫,凡夫你不能说他同,说他差别。但是佛也是由凡夫来成的,不能说它异,这样难不难?说难实在难,不过会悟的人并不难。所以修道要远离有无这两面化,来契会你的本性。 「难取难舍难指望」,你取你的本性,取不得。要把它舍掉,也舍不了。「难指望」,「佛性」难以说是什么东西,设定什么东西。在这么难的当中,修道就是这么一回事,会到你的平常心,也就是如来藏性叫做「难取难舍难指望」,如果难取难舍难指望是真的,但仍有许多人开悟证果明心见性啊!所以不可不用一些心,一些功夫来契会你的本性。他再说「内外圆明到处通」,有一天,你彻底明心见性了,随时随刻你的作用都是佛性之用,你到处都见到,任何一小时、一分、一秒钟都是自性之妙用「内外圆明到处通」。因为你没有排除心里的妄想意识,达到究竟空寂时,你用妄想意识为人处事,举止动作都是凡夫的境界。达到内外圆明的时候,你举手投足,乃至说话吃饭,都是清净自性之妙用。以上所言也是平常心的角度,若达到这样何曾不是达到解脱?何曾不叫做涅槃?何曾不是佛心?这个平常心由这位开悟圣僧所言一句一句很好念,你能体会这些语录,那么你和开悟圣僧的心境没什么两样,你和十方诸佛开悟证果的心境完全同一鼻孔出气。 开悟圣僧云:「佛佛佛佛没模样,一颗圆光含万象,无体之体即真体,无相之相即实相,非色非空非不空,不动不静不来往,无异无同无有无,难取难舍难指望,内外圆明到处通。」 这就是我们的本体,也就是平常心真正的深深的意境。若达到此,何曾佛不是你,你不是佛呢? 修道你真的要用功,你的功用要用在日常生活里面,知道你的任何一个起心动念,活着这一刻一秒灵灵觉觉,清清醒醒,明明白白这才是重要的。所以我们不可生活在过去的心态,甚至生活在未来的幻象里面,这是生死的根本妄想心。你活着现在的这一秒这一剎那之间的灵灵觉觉,这才是可贵的。所以凡夫众生都生活在是非里面,永远生活在让人称赞,赞美的生活里面。这都不是任何一位修道人,应该扮演的角色,断尽凡圣的情执以外,还不可让任何境界之风,将你扭转左右,要活在自己的人格里,什么人格?光明的本性里,清净解脱里,涅槃的自性里,不生不灭的自性里才是认同你的尊严,否则我们无尊严可称,全都没有人格了。应如何达到有人格呢? 「妄想无性,念念相续,利根众生一念回光返照,当下即见本体,既见本体,圣凡情尽,灵光独耀,八风不动,诤论都息,一切功德,法尔具足。」 好一句「法尔具足」,我们活着就有尊严了,如果这么有尊严,与诸佛出世有什么差别呢?所以一句话告诉你,你要活得有尊严,第一、要了解妄想无自性。如果妄想有自性的话,多生累劫以来你的妄想如今又何在呢?妄想是剎那生灭、剎那生灭,没有一个念头,没有一个思想,能够永远存在你脑海中,思想知识念头都是生生灭灭,念念不住啊!真正会修道的人,上根利器的人,他一念回光返照当下见到他的本体了。既然见到他清净本体的时候,说是凡夫,说他是圣人,全都是多余的话了。他光明的本体是灵光独耀,任何一个五欲六尘之境碰到你的清净自性,它都粉碎了,灵光独耀啊!「八风吹不动」,一切的诤论全部停下来,你自性功德完全百分之百具足了,如此才知道「灵光独耀,八风吹不动」的境界,到那个时候,还有什么人来左右你呢?那时真正有能力来自主的时候了,是人天的导师。说到八风吹不动,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,我们清净的本性,他说是「灵光独耀」什么意思?就是你的本性遇到五欲六尘之境没有被其所转,不但不被所转,又能转一切境,这才是真正的功夫。所以我们常说一句话,上根和下根有什么差别?下根是说,你每天生活在不生不灭的自性里面,经过运筹之后变成有生灭,不能见到无生灭,总是看到生灭之法,这是下根之人。上根之人虽然生活在生生灭灭状况下的假相,但是他了解这些假相生生灭灭不离清净自性的妙用,他悟这妙用是来自于本体。所以他看生灭当下就不生不灭,一念回光返照当下见到他的本体,当他见到本体的时候,圣凡的情执已尽,在此情况下当然灵光独耀,八风吹不动啊!一切的诤论都停下来时,自性的六度波罗密、三藏十二部教典所有的境界,都在他的自性里,百分之百具足了。到此时,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?到此时远离一切诤论,风平浪静了,清净光明的自性已经展露在你面前了,全都不可说了,如本要为你燃鞭炮向你恭喜的时候了。 说到这里有一个专有名词,叫做「灵光独耀,八风吹不动。」什么叫做「八风」呢?就是说修道过程中也好,世间人在世间为人处事也好,有八种考验。八种考验无法动摇你将你摇动,你能转境,八种境界之风吹动不了你,叫做「八风不动」。是那八种风呢?苦、乐、称、讥、利、衰、毁、誉名之为「八风」。有人说「八风吹不动」风难道有八种吗?东北风、西南风、南风?这样说误会了,此八风是指境界之风。第一是苦。有人一辈子吃尽一切苦,他没有志气,没有愿力,被这境界考得东倒西歪,抵挡不住贫穷,穷得没有志气,受苦就动摇他的心志,这样就叫做倒了。虽然吃苦没有风仍然倒下了,被考验倒了,就像被风吹倒一样,此八风第一的苦,受苦不被其改变叫做「受苦不动」,嗯,他自在解脱。再来,苦的相反就是快乐,你受快乐没有被考倒,叫做八风的第二风,你成功了,有人称赞他一下,哇!他的尾巴一直摇了,你称赞两句,高兴一辈子受乐,已经动摇了不能堪称为不动。一个人娇生惯养,享受一辈子,他不能自主控制不住,在顺境中被考倒了。他受别人称许、赞叹的状况叫做「称」,他能转境叫做「不动」。人家讥笑他,毁谤他,他倒了的话叫做八风已倒,碰到利害关系不会被转,不动。嗯,你成功了。「衰」就是失败,衰微,但是他有志气,脚跟站得稳又能转此境界,内心如如不动,这样他就成功了。
(推荐访问: 纯正净土法义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浓缩的才是精华:微信精选问答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