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若证悟法身之境界,法身是无相、无念、无住、无大无小、无来无去、无净无垢,当下即是无佛无世界。」 所以法身是远离一切尘、一切相、一切境,万法不立、一尘不染的境界,与涅槃自性相应,和法身相应,那是当下见到体的时候了。所以法身是无形相的。虽然法身是无形相,「无相无无相」无相不是代表没有,虽然摸,摸不到,看,看不见,不能说它大小、垢净、来去,不能说它几斤重、几两重,但是始终是存在的。法身是无相,也因为世间人看不到法身,所以否认它的存在,此为断灭。以为人死后尘归尘、土归土,因此他不相信有来世,不相信有善恶因果,等到命终以后,因他的邪知邪见和断灭论、无神论,因此,依其生前所做的因果和业力,照常受业力的支配再投胎转世。不会因为你的不相信,这个事实就消失了。所以佛性的存在,你信它也存在,你不信它也存在,不是你信不信的问题。你信,命终后它也存在,你不信,命终之后你的佛性也是存在,会随着你在生时的一点一滴因果和业力,随业力投胎转世叫做平等,平等啊! 总而言之,法身是无相的,这是本体。但是「无相无无相」它不是断灭,它不是无,它存在。所以「无相」是指它的「体」而言,「无无相」是指它「真空起妙有」。譬如说,如本的法身看不见、摸不到、抓不到,但是他讲经说法到现在,将近二十分钟了,这叫做「以我无形相的体,所起的妙用」,在妙用当中你契会到了吗?你见到了吗?如果没有见到没有契会到,现在我那里有办法讲话,有办法手在这里比来比去,我可以展露出笑容出来?谁在笑?参看看,没有性而会笑,我看大有问题。所以说「无无相」就是「起无量的妙用」。「无相」就是指「性之体」而言。 凡夫众生多生累?以来,都生活在「相」的世界,有「分别」的世界,在现象界无法「破相显性」见不到他的性,永远沉浸在有相的世界,才会沉沦生死不能出离三界。开悟祖师、菩萨和诸佛,就是证悟「无相」因而当下出离生死,他纵然再来人间的话,都是倒驾慈航真空起妙有,从空出假来度化无量人天。譬如释迦牟尼佛,早就已经开悟证果的圣者,再来人间度化无量有情,观世音菩萨也一样,过去正法明如来,现前观世音。不要小看观世音,他不是菩萨而已,在过去已经成佛了称做正法明佛,如来就是佛。现前观世音为了度化这娑婆世界、五浊恶世的众生,他又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的身分来,在世间示现无量百千亿化身,度化无量众生,叫做「真空妙有,倒驾慈航。」 世间人在修道过程中,为他烦恼、为他遗憾、为他很担心的就是一个问题。现在标榜是科学时代,现在的太空梭、火箭,有办法跑到他方世界别的星球去。跑到他方星球,也没看到诸佛菩萨,也没有看到什么神鬼,因此就否认了神、鬼的存在、诸佛菩萨的存在。严重者甚至认为,人死后尘归尘、土归土什么都没有了,叫做断灭论,这很悲哀。我常说看得见的不一定是真的,看不见的不可因看不见就说没有。我来做个简单的例子,人都自以为是科学的头脑,现代人自以为是知识分子,因此而被知识耽误了、被科学误了。什么叫做被科学误了?科学有许多东西没办法证明,无法证明的事实,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。在过去的年代,谁知道在空气中百余种的元素?没人知道,不能因空气中看不到那百余种的元素,就否认这百余种的元素啊,是不是?看不到,看不见并非代表没有。佛性看不到摸不到抓不到,但是你不能因为看不见摸不到就否认佛性的存在。如果它不存在的话,谁在讲话?谁在言谈对答?谁在走路吃饭睡觉?你参这个公案好好反省一下。如果不存在的话,他能够施为动作、行住坐卧吗?为何他死后不能起来讲话,不能起来走路呢?不错,「性」的作用,在「性」的作用中去悟你的性,见你的性。所以看得见的不一定是真的。就像水中月,水中的月亮看起来确有一个月亮在那里,但是用手去捞那个月亮,就算你捞一辈子也捞不到,你说那是真的呀!对呀是真的,但是没有哇。所以不可因它看不见就否认它的存在,看得到的不一定是实在的。 我问你有没有父亲,你回说有,你有阿公吗?有啊有阿公,你有曾祖父吗?有啊我有曾祖父呀!没有曾祖父那有祖父?没有阿公那有父亲?没有父亲那有我?我再问他你有太世祖吗?他也说有,我再反问说他乱讲打妄语,和他辩论,你有太世祖但是看不到,我不相信。这样让天下的人说你是个大痴人、愚痴得很彻底、愚笨得可以了,没有太世祖那有曾祖?没有曾祖那有祖父?同此道理。所以,你和人家死辩没有用,事实有的东西,不一定看得见,事实无的东西不是代表没有。所以世间很多真真假假、假假真真,在此当中,你是否有大智慧了解真相,这才是重要的。也因为心神是寂静的、空性的,看不见但是它存在。所以我们修道就是看那看不见、听那听不见的,这样才是微妙的所在,也是我们见性的诉求。有一位开悟圣僧说: 「心神空寂,无色无形,睹之不见,听之无声,似暗非暗,如明不明,舍之不灭,取之无生。」 这就是刚才讲了一大堆道理的浓缩。他说「心神空寂,无色无形。」一句话就讲得清清楚楚。如何在心神空寂当中,心神无色无形当中,去见到他的实相才是让你见性善根大展的时候。不错,佛性是空寂的,空寂当中是一尘不染、万法不立,如同虚空一样。但是你不能将虚空当作绝对的无,这样就误会,也不能因为它无色,就否认它为无,无形相就否认它为无,如此就错了。也不可睹之不见、听之无声,看不到、听不见而当做无。你要了解看那看不见的,契会你那无形无色的,听那听不到的,去会你那无形无相的本性,这才是真功夫。因为自古以来,济济的人要明心见性,见无门路道理在此。如果听那听不到的让你听到了,看那看不见的让你看到了,你老人家今天不会再六道轮回,在三界里周旋不出,再做三界苦命儿、六道的流浪汉了,这些都没你的份了。也因为你没办法听那听不到、见那见不到、抓那抓不到的,无形无色当中去契会它,那无形无相的看到了,那才是真正的功夫所在。他又告诉你「似暗非暗」,「佛性」,眼睛闭起来眼前暗暗的,眼睛睁开世间一片光明,诸位错了。暗和明是一种尘埃,你的佛性非关暗和明,你的佛性不是暗也不是亮可以代表的,你看到亮是亮的尘,眼睛闭起来看到暗是暗的尘,暗和明都是尘埃,非关你的佛性,在这当中如何去会见你的知觉、触觉那个灵灵觉觉的自性,你契会到了吗?如本早就契会了。 「舍之不灭,取之无生」是指你的「佛性」而言。你的佛性要舍,舍得了吗?舍不了,取也取不得。舍去后也没有灭掉,取得之后也无生,你好好参这个话意,相当有学问。所以说无生无灭,当下就是你的菩提涅槃自性。总之这清净的觉性,确实看不见摸不到,但是看不见抓不到当中,你在依体所起的作用当中,你看见了吗?这是真的功夫喔!其实解脱并没有离开你的动作当中,佛性在动态中它也是无色,在静态当中也是无色。只是在动态中比较明显有佛性的作用,在佛性的作用中去了解、去见到。
(推荐访问: 纯正净土法义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浓缩的才是精华:微信精选问答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