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方确指》曲示儒教,醒众痴梦(3)

这个验知,古往今来那是真实不虚。最近一些报道说有一个得诺贝尔奖金的钱永K褪乔霞易宓暮蟠淖嫦染褪呛贾菸宕那H。钱镠是一个佛教徒,行善积德:钱塘江那桥、很多塔——建桥修塔,恭敬三宝,

这个验知,古往今来那是真实不虚。最近一些报道说有一个得诺贝尔奖金的钱永健。他就是钱氏家族的后代,他的祖先就是杭州五代十国的钱镠。钱镠是一个佛教徒,行善积德:钱塘江那桥、很多塔——建桥修塔,恭敬三宝,放生。这个家族德积得很厚,所以他这个家族里面出的人才甚多,像钱学森,钱伟长,钱穆,都是这个家族里面的后代,。最近我们《净土》杂志也在登妙观法师跟我们查找的一些资料——第一手的资料,来谈历史上包括现在这些无论是从政、从文、从商的大成功者,追溯他的祖先都是积德很厚的。现在已经登了第四期、第五期了,大家可以看看。前几期就登了北宋的四位宰相家族积德的情况。

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,我看到其中有一个北宋宰相章得象他的家族积德的情况。这个章得象,他是一个福州人。母亲怀孕的时候,就梦见有一位神仙给她送了一只玉象,所以生了这个小孩就取名叫得象——得到的这个玉象。章得象以后考取进士,逐步地做官就做到了宰相,在当时属于很正直有为的一代名臣了。那看看他的祖先,他有一个高祖,在高祖——叫章仔钧——这个时代,他就有一个很大的德行。他的高祖章仔钧是生活在五代十国——就是唐五代十国时期,中国处在分裂状态。当时有一个叫王延政的在福州称帝作王——叫闽王,那么南唐的兵自然就会来打仗。当时章仔钧所率领的部队被南唐兵包围了,他就派手下的两位校尉——叫王建封和边镐——突围去请援兵。但这两个校尉耽误了事,就没有请到,按照那个军法要处斩的——要斩头的。章仔钧的夫人是一个很有德行的人——好生之德,就想方设法保全了这两个人的性命,放他们走了。这两个人就投奔到南唐国去了,一去很快作为将领了。

后来南唐兵攻打建州,用了这个王建封作先锋,边镐作接应,就把建州给攻打下来了。攻打下来之后,这个城破。这两个人——王建封和那个边镐,要报夫人之恩。这时候章仔钧都已经去世了,夫人还在。就准备了很多金银财宝、布匹,还有一面白旗赠给夫人,跟她说南唐兵马上过来,即将要屠城了——全城都要屠杀,就请夫人把这面白旗插在自己的门前:“你就会安全,就不会被屠杀。”这就是两个报恩的人给夫人的一个回报。章夫人在这种情况下,做了一个很让人感觉了不起的事情。她就毅然地把金银财宝、布匹还有白旗全都退还给这两个人,退还后跟这两个人说:“你们如果顾念要报我的恩德的话,请你们保全这座城市;如果你非得要屠杀老百姓不可,那么我的全家也愿意跟全城一样共同死亡,不愿意独生。”就说出这段话,掷地有声。这两个人受到感动了,千方百计地就保全了建州城全城百姓的生命——没有屠城。这是大德啊!所以这个章夫人去世之后,整个建州的老百姓对她感恩哪——感激,就破例——本来一个女人不可能在城关最核心的地方建坟墓的——给她建坟墓,就是在那个政府的后堂给她立碑,那个碑上写着“全城众母”——就是全城的众人的母亲。从这以后,这个章氏家族的子孙就非常地繁盛发达。有出进士的,出状元的,以及出了章得象这个宰相。你看这就是积德之家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。

     那在商界有的说“富不过三代”,但是却有些商人三代之后还能够延续他的富贵。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,常常就是这个富商行善积德:修桥补路,大做慈善事业。当时我们《净土》杂志也登了一个荣毅仁家族。他的父亲叫容德生,他成为中国的首富之后大做功德,他以后的几代人都很发达,富贵也都能够延续下来。像古人发财之后,在自己的家乡修一些桥和路——都是这些发达的人来建的。那你看看,现在我们也有很多富人,但是他们在慈善事业当中做了些什么呢?做得很少啊!所以现在都搞成一个要卖票的所谓高速公路,每辆车过来都得买票,都得交钱——交买路钱。实际上这些都应该是政府的工程或者是慈善事业解决的,不可能像这样的高速公路收这么多费。全球最多收费的公路是在中国。中国的富人很多,现在他们在干些什么?他们一点慈善事业都不干或者干得很少的话,他们的子孙后代会有什么发达?那为什么现在这些中国的富人不做?还是缺乏这种道德、宗教的教化。他不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他有钱就自己追求奢侈的生活,或者存积下来。实际上到你死的时候,一分钱都带不走。你看美(mei)国有个总统叫威尔逊,他曾经说过一句话,他说:“一个富人到他临死的时候,还拥有很多财富,那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。”

积善一定会有好的结果。你看那些造恶的人呢,上次我去,听当地有一个事,就是文革拆寺庙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没了——都死了。这些造恶的人,特别是那些很阴险的恶——外面人不知道,但是这骗不了天,天网恢恢呀!这个阴险的恶,它的祸也来得奇,奇祸就等着他。近代那些在政治、各方面叱咤风云的人物,你看看这个传统社会——你看范仲淹的家族,范仲淹积善很深厚,所以他的第二个儿子也当了宰相,世世代代也有很多官场上进入主流的人。那你说,古人的这种书香、这种世德之家都能够延续,或者政治、经济,包括做学问的像魏源的家族、纪晓岚的家族,他们的学问很好,都是祖先有积德的。所以那些没有积德的人,肯定他的子孙都不行了。就近代那些政治人物,你看看他的子孙怎么样?你都能看出他们基本上退出政坛,没有他们的事了。所以这些古语,我们要把它看成是千真万确的真理。无论是儒家的圣人还是佛教圣人,不断谈这个善恶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——宇宙当中最真实的真理。

那么这样一个真理的认知,实际上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有。像世间人,就是只有几岁的小孩,你跟他讲话,说:“你是个好人。”他知道是赞美,很高兴。说:“你是一个坏家伙、坏蛋。”他“哇”的就哭起来了,他就觉得不好。那可不是连小孩都知道:是一个善人就有好处,就是一个好话?见说他是一个恶人,他就要生气,他就要哭。这不是为恶就没有什么好的利益吗?小孩纯洁的心灵都把这个事情分辨得那么清楚,难道你们就不明白吗?

觉明妙行菩萨说:“不是说你们不聪明,不是说你们真不知道这件事,只是不能真心实意地一心向善。所以一时就不细察。”——不仔细地观察。你看,我们在世间也确实觉得行善挺难的。第一难,难在什么地方?难在外部的环境,好像大家都在玩心机,都在玩手段,都为了利益、权势在竞争;你谈一些本来意义上的善,大家都不瞧在眼里,好像得不到什么利益。都有这么一种风气,自然受影响。然后就是自己内心的障碍。因为我们与生俱来有一个我执,有一个身见,所以自私自利是与生俱来的——叫做俱生我执。这种俱生我执又夹杂着厚重的贪、瞋、痴的烦恼习气,所以就使得我们内心这个恶的一面力量大,善的一面还很微弱。如果这里得不到因果法则的支持——这种理论支持,以及佛菩萨的加持,以及圣贤教育的熏习的话,一般我们举心动念、行为造作都是恶的一面。所以要去一心向善很难,你做个善事都充满着内心很多的冲突。要是古人做善事他很自然,比如说他随手拿个筐子,在路上捡得那些破瓷器呀,破瓦呀,破玻璃呀——都会捡起来,然后装起来。为什么?怕伤害到人的脚。有字的纸都会捡起来:惜字纸,保护字纸。他就会自然而然去做;大家也认同他,不会笑话他。 (推荐访问: 纯正净土法义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:微信精选问答)

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