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说念佛 正讲 第一条「圣净分判」之文(9)

自知之明 最后一句说:「何不思量,都无去心也鼓阍趺床缓煤盟嘉┧嘉⒌嗔康嗔磕兀课沂窃跹桓鲋谏课业降子卸啻蟮牧α浚磕苄奘裁捶牛勘攘勘攘浚嗔康嗔俊U饷匆凰剂烤椭溃捍蟪耸サ澜馔衙挥邪旆ǎ〕税⒙

自知之明

        最后一句说:「何不思量,都无去心也!」你怎么不好好思惟思惟、掂量掂量呢?我是怎样一个众生?我到底有多大的力量?能修什么法门?比量比量,掂量掂量。这么一思量就知道:大乘圣道解脱没有办法,小乘阿罗汉果也得不到,人天之善也很难得,造恶无量无边、暴风驶雨,那只有念「南无阿弥陀佛」。

        以这样的经教为明镜,照耀我们的内心,使得我们选择净土念佛法门,向往极乐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有人不愿意求生极乐世界,那叫做没有去心。我们愿意去往生,那各位还是有一点点自知之明的,有自知之明就好办。所谓「自知之明」就是了解自己是怎样的根机,以这样的根机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法。

正归净土

        道绰禅师这段文的中心在哪里呢?中心就是「是故《大经》云……」这一段,这段文首先分判出圣道与净土二种法门,目的是要说明圣道法门在这个时代众生不堪修持,只有净土法门「可通入路」,最终导归净土。

        净土门又有种种修法,道绰禅师没有说到别的,专门以《无量寿经》阿弥陀佛第十八「念佛往生愿」结合《观经》下下品往生来说明:一切造罪凡夫,若念弥陀名号,决定往生,包含一切行善之人,也定得往生,万不漏一。所以,整个净土门的核心就在于弥陀誓愿,以此奠定了基础、订立了规矩。如果我们进入净土门,而不懂得这一点,你心中肯定是慌乱不堪的,你没找到依据和基础,所以不能安心。

        标题里说:「立圣道、净土二门,判一代圣教,而舍圣道,正归净土。」但是道绰禅师文中并没有「舍圣道」这样的文字,为什么说「舍圣道」呢?文中虽然没有这样的文字,但是,意思非常明显,「今时难证」、「未有一人得者」,那你不舍,能够解脱吗?佛法的目的是解脱生死,既然「未有一人得者」,很明显的,就是要舍弃圣道法门,修行净土法门。又说「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」,那当然,以我们这样的根机,圣道法门关闭了,所以,要舍弃圣道,下面又说大乘「曾未措心」、小乘「未有其分」、人天乘「持得者甚稀」,这个也都说明圣道法门不堪修持,最后劝导我们说「何不思量,都无去心?」这叫我们「正归净土」。

        为什么说「正归净土」呢?「正」就是正式、完全、纯粹,如果虽然归净土,还对圣道法门牵牵挂挂的,有一点不舍得,那就不叫「正归」,还是在预习阶段。我们很多人学净土门没有「正归」,他也想求生极乐世界,不过他还舍不得《楞严咒》、《大悲咒》、《十小咒》,又不舍得《地藏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等等,对以前的杂行还是蛮有感情的,「因为我读经多少年了,戒定慧、六度万行等等……」他不了解圣道法门和净土法门的区别所在,把修行圣道法门的观点和思想带到净土法门里边来,这个就不叫「正归」,这个叫「旁附」,走旁边的小门,没有完全走进来,不纯粹。所以,这里的字眼都是有含意的。

罪业的石头放在阿弥陀佛的大船上

        圣道法门修行的特点,是以戒定慧断贪瞋痴,得证阿罗汉果,乃至菩萨无生法忍,乃至佛果,在此土得证圣果,靠自己修行。如果你的烦恼有一丝一毫没有断,能够出离三界六道吗?不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 祖师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:我们的罪业、烦恼像一块大石头,很重,我们的生死轮回像大海一样,广阔无边,如果把大石头放到大海里边,结局怎么样?肯定直沉海底。就这块石头本身,如果不想沉到海底,除非它不存在,所以要「无我」,修行就是慢慢地把这块石头磨掉,很大很大的石头磨成很小的一块,万斤重担大部分已经磨掉了,感到很满足了,「我的修行差不多了」,但是,向生死大海里一放,结果怎么样?还是往下掉啊!「继续用功努力!」再修,只剩很小的一块,进步很多了,再往大海里放,怎么样?还是往下掉。到最后有多大呢?只有针尖那么大了,再往海里放呢,照样直沉海底,所以讲圣道法门修行,烦恼有一丝一毫没有断,就不能解脱生死。

        净土法门呢?祖师比喻说:万斤重石,把它放在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大船上,能不能驮得动啊?如果驮不动,他就不叫阿弥陀佛了。十方众生罪业的石头放在阿弥陀佛大船上都拉得动,「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,称我名号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」,何况你一个人呢?你罪业轻,是块小石头,固然能运到彼岸,大石头也无妨。所以,净土法门不论善人、恶人、罪重、罪轻,若念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乘佛愿力,个个可以往生极乐世界,像《观经》五逆十恶的人都能往生。

        一旦到达彼岸呢,印光大师说「随意使用」,这块石头在此岸是废料,运到彼岸就是好材料了,可以提炼出金子,为什么?众生有佛性啊,佛性就是金子。佛是提炼好的金子,凡夫是没有提炼的矿石。我们内心也有佛性,这样的废石头在娑婆世界造罪、造业、堕落,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把我们运到极乐世界,马上佛性开发,所以,四十八愿讲你得天眼通、天耳通,什么都有了,为什么?金子的光明闪耀出来了。法照大师说:「但使回心多念佛,能令瓦砾变成金。」在此土是一个破瓦块,到极乐世界就是金子一般闪耀;在此土是凡夫,到极乐世界就能成佛、成菩萨,这就是净土门。

修学净土法门的要点

        我们修学净土法门,要点就是称念弥陀名号,仰仗弥陀愿力,无疑往生净土。

        只有一点忌讳:就是你用圣道法门修行的特点来测量净土法门,「如果不达到清净心怎么往生?如果不能熄灭贪瞋痴怎么往生?如果不读大乘经典怎么往生?」若依你的要求,《观经》下下品不要讲了,这个人也没有清净心,也没有读诵大乘经典,他怎么能往生?他是称念弥陀名号得往生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下下品给我们这样的启发:若论造罪,他比我们恶多了;若论修行,我们比他强多了;若论善根,我们比他也强,因为以果推因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他这一辈子造了那么多恶,到临死才遇到佛法,我们没造那么多恶,平生就遇到佛法,当然善根肯定比他强,如果善根比他弱,那造罪肯定比他还厉害;这种人若比较那些到临死还没遇到佛法的人,他的善根要好一些,那跟我们各位比,我们各位要超过他很多了,他能往生,各位更能往生;若比修行,他只念十句;若比心情,他是慌乱无章,恐怖无比,那我们的心再乱,总没有他乱吧!他都快死了,四大分离了,地狱阎罗王都来了,我们再乱,没有他乱;若论清净心,他有什么清净心?他就是一心望救,称念弥陀名号,当下往生。他能往生,我们决定能够往生。 (推荐访问: 纯正净土法义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:微信精选问答)

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

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,相关文章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