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个比喻,好像一个人来到大海边,看见大海茫茫无际,他想过海,然后他在海边说:「我很惭愧啊!我没有力量游得过去啊!哎呀,我确实力量很差!」说完这话,他就跳进大海使劲游水,想到彼岸去。那么,这个人是真正懂得自己没有力量游过海吗?他是在那里谦虚一番,然后自己再下去游水。 「大海」代表我们的生死轮回,我们说:「哎,我很惭愧啊!我没有力量出生死轮回,我要靠佛。」话说完之后,又不去专修念佛,然后自己去修行了,妄图靠自己杂行杂善的力量超越无量劫来的生死广海──这是不可能的! 所以,大家要了解自己的根性,应该来专修念佛。 如果是专修念佛之人,就会系念相续,忆想不间断,回愿殷重真实,贪瞋诸见烦恼不能间断,是有真实惭愧、忏悔心。这可以翻对而知。 善导祖师《往生礼赞》原文后面还有四句,《略要文》中没有录,这里补充来说明。 十、「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」,杂行之人他不是相续念报彼佛之恩,他都没有体会到阿弥陀佛有什么恩德,所以他要杂行杂修,如果知道阿弥陀佛的恩德(「你专称我的名号,如此简单易行,决定往生我的净土,乃是我所成就不可思议六字名号的功德,令汝等罪恶凡夫往生极乐净土」),他就决定不会舍掉弥陀,去念其它的佛菩萨,或其它的经咒、修行其它的法门。 我再提醒一点,我们不是排斥其它佛菩萨(佛弟子绝对不可以那样),也不是排斥其它法门,绝对不可以。只是说修行净土法门,有诸佛的通规。诸佛都告诉我们要专念弥陀名号。 你想想看,如果某某人对你有恩德的话,你会不会经常想念他?一定的。比如说你落水了,他把你救起来了,他当然是你的救命恩人啦,你过年过节当然都要去了。结果过年过节你不到他家去,然后到隔壁家,那个是局长,官比较大,你这个人就没有味道了──他救了你一条命啊。那么,这样就是不知道对方恩德的深重。 不知道父母恩重的人,他就不会忆念父母。知道父母恩重的人,就会经常忆念父母。不知道阿弥陀佛恩德深重的人,才会杂行杂修。若知彼佛恩德深重,一定会专修专念。彼阿弥陀佛之恩德,亦是十方诸佛之恩德。能往生彼佛之净土,即能够拜见十方一切诸佛,无有不足。 十一、又说「心生轻慢,虽作业行,常与名利相应故」,既然杂行杂修,必然心中轻视、看不起专修念佛,以为专修念佛没有什么了不起,往生把握也不大。他虽然也在那里修行,但是他的心不是和解脱生死相应,不是和往生极乐、弥陀ben愿相应,他是和名利相应。为什么说和名利相应呢?这个不分析大家不一定知道。我们学佛的人,我们都不愿意求名利了,求名利干吗学佛呢?确实是这样的,但是一分析呢,祖师不会讲错。我们就来分析一下,分析我们各位自己。比如说你来念佛,念佛是人家瞧不起的法门,为什么呢?老太婆都会修啊,有什么了不起呀?「你会念佛,我也会念佛,我念佛之外还会诵某某经。」噢!那么人家肯定赞叹你啦,「某某居士,你会修行!」你听到之后,就有点名誉感啦,洋洋得意了,结果从此之后,你就更加杂行杂修。人家读一部经,只杂了一部,你呢,为了名誉,你读十部经,就杂了十部,还要读四十部、五十部,幸亏没出家,要出家就成了一个杂行的专家了。所以,杂行之人有这样的缺失。 那我们念佛人,一般来讲,不容易高傲,不容易和名利相应(当然,心不正的人也有)。怎么讲不容易呢?说起来就会念佛,又不会修密,又不会参禅。比如说我们做为出家人,如果能搞一点神通,然后讲讲这个那个,人家就觉得「这个法师很会修行,懂得很多」;「你就只会讲几句念佛,谁不会啊?我也会讲,谁都会讲!」你会讲,你不一定把它落实下来,不会讲而能够把它落实下来的人非常稀有。「念佛往生」谁都会说,但是心中真正相信念佛一定往生而来专修念佛的人还并不多见。嘴上大家都说「念佛往生」,可是心中却挂了一个很大的问号,「念佛一定往生吗?应该这样念佛才可以往生吧,应该加上读经等等才可以往生吧……」每个人心中都这样疑惑着,都这样怀着一颗杂行杂修的心。所以,在往生极乐的道路上,走得是摇摇摆摆、步履蹒跚,并不稳当。如果这个时候将你一拉一拽,马上就改变法门了。 十二、「人我自覆,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。」杂行的人,人我是非特别多,既有高慢心、名利心,以怎么能放下架子亲近请教念佛往生的善知识呢。他眼中也看不到善知识,他自己就是善知识,或者有人比他更杂,他反而认为是善知识,趋之若鹜。所以下面: 十三、「乐近杂缘,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」,杂行的人非常喜欢去凑热闹,听说哪里来了一个有神通的人,他马上喊了一大帮人:「嗨!去了,到那里去,去拜某某。」他是不是学净土法门的不管,因为他有神通嘛!大家都羡慕他的神通了,把专修念佛就放到一边了;听说哪里来了某某大师、活佛,可以灌顶,「轰!」一窝峰又跑去灌顶了。如果你是修密宗的,跟他结缘,当然是很好的。那你是学净土法门的,你结这样的缘,杂缘太多,而且不仅自己去,还拉了一帮人,这叫「自障障他往生正行」,障碍了自己和别人的往生正行。你看,五种正行里边,有没有说灌顶、加持作为正行?没有啊!除此五种正行之外,其余一切,在净土门中,通通称为杂行。如果修密宗的,那么,有你相应的善知识、上师来,你去接受他的法,接受他的开示,对你来讲,那不算杂行,你本来学密宗。如果在净土宗,那就算杂行了。 在这一切法门当中,哪一种法门最容易修持、解脱最有把握呢?那还是净土宗。大家既然选择净土宗,就不要再攀那些杂缘,更不要引导人家一道去,佛法非常不容易的,免得你将来要背一些因果。
(推荐访问: 纯正净土法义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浓缩的才是精华:微信精选问答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