惭愧、谦卑、宽恕 同时对自己要惭愧、谦卑、宽恕。惭愧什么?我想大家学现代禅到现在,如果深心反省自己的话就会惭愧,为什么?修行是有心的,可是修行无力,这个时候我们的头就会低下来,我们的心就会谦卑下来,然后有惭愧,惭愧自己根基之低,惭愧自己业障之重,因此就谦卑下来;同时在这当中就会宽恕别人,唯有深受其苦的人才能同情别人的苦。我们既然深觉自己是一个苦恼的凡夫,自然就会体谅别人,在体谅当中就会显示宽恕,所以这是上师希望大家彼此要互相宽恕,你宽恕我、我宽恕你,互相体谅,不计较也不比较。在台面上的执事固然要尽心尽责,在台面下的同修也应该在幕后协助,大家互相提携、互相扶持,共同以生死大事为重,这是上师的开示。 本是同根生,本皆念佛人 最后一段上师说: 我希望大家要好好协助各组组长,并且在佛法上要相亲相爱,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秉持着上师的遗愿,去完成上师的遗志。宋朝时代有一位很有名的禅师叫做永明延寿禅师,他的四料简偈,其偈曰: 有禅有净土,犹如戴角虎;现世为人师,来生作佛祖。 又说: 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,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 我想上师是「有禅有净土」的,他已经往生极乐世界,现在是跟大家常在一起,但是不久之后应该又会示现到这个娑婆世界广度众生。像我们虽然无禅,可是也没有缺陷,因为我们有净土,「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」;因为往生极乐世界,一旦坐上了莲花,我们的烦恼心、贪瞋痴就转为觉性,到了极乐世界,六根碰触到极乐世界的六尘,都能够大彻大悟的。「但得见弥陀」,这个弥陀并不只是指弥陀本身,因为阿弥陀佛的依报(极乐世界)、正报(报身)都是阿弥陀佛;所以我们到了极乐世界,不管眼睛所看到的是正报或依报,耳朵所听到的是什么样的声音,当下都能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,在两千六百年前的今天夜睹明星,当下大彻大悟──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也能够这样夜睹明星,大悟彻底。 希望大家秉持着上师的遗志,要一心念佛,同时互相提携扶持,共同来弘扬弥陀ben愿。 南无阿弥陀佛! (二○○三.十二.三十) (推荐访问: 纯正净土法义,网站:无量光佛教网,浓缩的才是精华:微信精选问答)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![]() |